我国北部海域重大海上应急演练开始

28日下午,山东(青岛)2025年海上风电综合应急演练开始。这也是我国北方海域规模最大、离岸最远、难度最大的应急演练,将全面检验我国深水风电应急救援能力。此次演习在国家国华能源集团旗下望海风电场海域进行,该风电场位于山东半岛南部,距离海岸30多公里。这里风浪大,给各项科目的训练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附近海域已建成5座海上推进站和400多台风力发电机,保障青岛、威海、烟台等地的供电。此次演习共出动直升机、专业救援人员、无人船、自动吸油机等30余支智慧分队。各类团队共同努力共同完成紧急救援任务。 2025年山东(青岛)海上风电应急综合训练现场指挥员刘飞表示:本次训练按顺序进行,围绕“海上风电船舶及人员疏散”、“落水人员搜救”、“船舶灭火”、“溢油围堵回收”四大主线任务,实现立体协同作业。陆地、海洋和空中之间。人员疏散和水上救援是通过海空协同进行的。中央电视台记者现场全程报道海上应急救援演练。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记者的镜头来看看吧。演习中提出的场景是明显的风驱动冷却过程。海上风电最大功率达到11-12级。海事局向海上发布橙色预警信息并开始一级防御回复。位于山东半岛南部的国华投资望海风电场被勒令立即从海上升压站撤离现场运维船和30名工人。海上平台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立即从疏散坡道跑到平台上的空旷区域,有序聚集。确认海上风电运维人员全部到位后,通过运维船有序疏散升压站。中国国家能源集团帕克风电国华投资望海副总监谭家齐:我们海上风电升压站平台配备了100多个消防级传感器,可以秒级响应。总台央视记者顾俊岭: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架救援直升机,正在参与对落水人员的搜救工作。有明确救援SM可以将落水者包围起来,使直升机更容易准确定位落水者。救援人员使用直升机绞盘放下的绳索将他带到水面。当我看到救援人员接近水面时,他们的身体仍然很轻,就像武侠电影中的轻动作一样。当他携带的救生袋入水后,他将救生袋紧紧地贴在落水者身上。落水人员获救后,将被直升机转移到附近的救援船上,完成最后的救援。开展海上消防、溢油治理及回收演练。除救援人员外,救援人员还进行了扑灭船舶火灾、模拟燃油泄漏等应急训练。让我们继续寻找。央视记者顾俊岭:目前的项目是海上消防。一艘船上的人员正在吹灭模拟火灾中的烟雾,而另外两艘船则立即开始灭火赶着燃烧的船。两艘船各配备两门射程160米的水炮。每门水炮每小时可喷射1200立方米的水,足以填满一个标准游泳池的一半以上。而且,由于位于海中,救援用水直接取自海水。水源源不断,烟雾很快就消失了。海上漏油围攻主题模拟海上船舶燃油泄漏,大量燃油漂浮在海面上。为了防止环境污染,两船之间竖起了200多米长的石油屏障,这条橙红色的长条就是它的样子。它非常轻,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并在超过 3000 平方米的面积上捕获溢出的燃料。被包围还不够。第三艘船的作用是吸走溢出的燃料并将其带到岸上进行无害处置。 (央视记者王诗雨、谷俊岭、郝一杰、杜彪、庐山传媒)

发表回复